11/18 何兆邦系友返校演講

  • 2019-04-17 21:22:38
  • 作者 千瑜

由於人體脊椎為多節相連之構造,加上附著於其上的肌肉、韌帶等眾多軟組織,相較於其他關節而言,其動作特性及結構較為複雜精密,因此在物理治療評估及介入時,常是較令我困擾的一塊。因此一聽到本次演講的題目是與腰椎近期研究及臨床應用相關時,我就迫不及待的報名了。另一方面講者Larry老師(何兆邦博士)在首屈一指的南加大的生物人體運動學和物理治療部門兼任助理教授,從事教學和研究相關工作,加上在加州成功開業的經驗,想必可以帶來許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新觀念,這也讓我對於本次演講更加期待。

演講內容主要包含腰椎相關實證醫學、治療方式分類系統及臨床上的預測原則等,以下就針對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做記錄。在實證醫學的部分,何博士針對不同主題像是: Posterior-anterior mobilization治療、下背痛腰椎表現、肌肉相關研究等,整合一系列研究結果與我們分享。像是透過核磁共振的方式觀察在腰椎第三節做posterior-anterior mobilization的確可在腰椎三四節得到最大的伸直力矩,這與以往藉由X光或是模組所得到的結果不同。此外在治療時,雖然治療當節所得到的伸直力矩最大,但由於脊椎為多節相連之結構,因此所造成的力矩並不會只發生在單一腰椎,特別是觀察在腰椎一二節做posterior anterior mobilization時,腰椎三四五節處得到的反而是屈曲力矩,而非預期中應該產生之伸直力矩,因此在臨床應用上對於施用部位的選擇需特別注意。另外關於下背痛表現的部分,有研究指出臨床症狀發生的部位與腰椎關節內動作出現改變的位置並不一致,當病人表示腰椎第五節的位置最痛時,關節活動度降低的位置卻有可能發生於腰椎一二節,因此在治療時需要仔細評估關節內在變化所發生的位置。肌肉相關研究則以負責脊椎穩定的多裂肌系列研究為主。

在治療分類系統及臨床預測原則的部分,何博士提到了許多像是manipulation, stabilization, flexion, extension, lateral shift等不同的介入方式,現有的分類系統則提供了治療前選擇介入方式的依據,希望能夠藉此找出具備某些特質的病人可以經由某特定治療方式得到最好的療效。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stabilization exercise的敘述應改為motor control training較佳,針對已經超過負荷的核心肌群,訓練目標並非為增進肌力,而是要訓練其控制能力。另外對於分類系統的可行性,最近有學者對此進行研究,發現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受測者可以順利藉由此方式來選擇介入的方式,剩下的受測者則可能符合兩項以上的標準或是完全不符合標準。

由眾多研究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到,觀念是隨著時代在變化的,臨床工作與學術研究需要相輔相成,配合研究結果隨時調整治療策略與方法,才能夠提供患者最好的照顧品質。演講當日,除了上述內容,Larry老師還在廖文炫老師身上現場示範了腰椎的manipulation手法,讓人驚嘆連連。礙於篇幅,只記錄了演講的部分內容,非常感謝Larry老師百忙之中抽空與我們分享腰椎近期研究及臨床應用相關內容,讓我們擁有收穫豐富的九十分鐘,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夠聽到老師的老婆Sally (蘇錦勤博士)為我們分享顳顎關節疾患的處理方式。

(作者係碩士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