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貼布:從理論到實踐的挑戰之路
- 2025-05-08 15:44:06
- 作者 賴家融
很榮幸能夠參與本次關於動態貼布的課程。在課程開始之前,我對動態貼的印象僅止於「它擁有較大的張力,可以提供更多支撐力量」,但經過這兩天紮實的學習,我對它的原理與實際應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體會。
回想起大一時期,在物理治療系的必修課程中,我學習了白貼與肌貼的基本知識。當時了解到白貼因為沒有彈性,較常用於固定與限制活動,無法配合關節自然的彈性運動;而肌貼則具有單一方向的張力,只能協助一個方向的動作,甚至有可能在無意中限制同一關節其他方向的活動。相較之下,動態貼的優勢在於其四向張力設計,不僅能模擬關節多方向的活動需求,還能在角度越大時提供越強的反作用力,進而保護關節、抑制過度活動,甚至協助肌力不足的患者完成特定動作,這讓我對發明動態貼的人充滿敬佩之情。
當然,理解理論是一回事,實際操作又是另一種挑戰。在實作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動態貼布的應用並不容易,除了要精準掌握貼布的張力與路徑外,對於身體的解剖地標與關節擺位也必須極為熟悉。稍有不慎,路徑偏差或張力控制不佳,就可能大幅影響效果。因此,我在課堂中花了許多時間反覆練習,時常貼了又撕、撕了又貼,努力修正每一次的錯誤,因為我明白,當真正面對患者時,是不能這樣反覆操作的。最後,我也給自己一個小目標——希望能在第二天的最後一次練習中,貼出一個具有實際功效且貼得漂亮的動態貼布。
這次課程讓我不只學到了技術,也更體會到專業背後的細節與責任,我將帶著這份收穫繼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