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及系主任遴選-運用雁行理論帶領團隊合作

2025 八月迎接新主管新局面新氣象

今年院長及系主任都將進行遴選,將選出新的醫學院院長和物理治療系主任,三月多場院長遴選座談會,本系也辦理於3月24日辦理系主任遴選座談會。系友們及師生們都很熱烈的提出對新主任的期許和期待,期待大家的意見能凝具共識,匯聚方向。八月新院長和新系主任就任的新局面,帶來新的氣象。

 

運用雁行理論(Geese Concepts),帶領團隊合作

1935年日本學者赤松要(Akamatsu)提出「雁陣理論」(the flying-geese model),赤松要提出組織的興起成長等過程,像野雁以V字形結隊飛行,飛前面的雁帶頭飛向氣候適宜地區。飛利浦引用在企業組織2002年發表的「從雁行理論看Cell Operation」「雁鳥群呈V型飛行比單飛至少增加71%的飛行距離。」成為雁行理論Geese Concepts。

 

木桶理論:木桶容量取決於最短的木板,團隊幫忙補足弱點

美國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提倡「木桶理論」(Cannikin Law):一隻木桶盛水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是取決於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團隊組成戰力取決於最弱,其他人幫團隊裡最弱的,弱點補足,讓他不會變成木桶裡最低的那塊木板,以維持水位。與雁行理論中大雁帶小雁也是運用相同的團隊合作概念。

借力使力的團體力量:一致,輪流,鼓勵,幫助

電影《破風》自行車隊騎在最前面的隊友,幫助後面隊友破風,順利跟風,並順著氣流衝刺。團隊能借力使力,有效率地達到目的的四個要點:

第一,目標一致。必須讓所有的雁都飛向同一個目標,使得氣流集中,而不浪費每個人的飛行力氣。

第二,輪流執行。大雁飛行,後面的跑到前面來,由第二個大雁變成領導者帶領大家前進。也有組成二~三個人的團隊被指派成為領導者,協助團體破風前進。後面的大雁,觀察前面大雁,學習如何當領導者。換位思考,尋找上昇氣流,讓雁群跟著上昇氣流走。任何人都可能是領導者,也是被領導者,尊重領導者的選擇。

第三,提供鼓勵。雁群在飛,當隊伍出現脫落時,後面前面的雁群會開始叫,是一種鼓勵。當團隊某人跟不上團隊的腳步時,每個人都去幫助鼓勵,提高影響團隊的士氣。

第四,相互幫忙。如果有一隻受傷飛不快,有幾隻雁會退下來陪著他,或再獨立成為另一個比較小的雁群飛行。目的協助他飛向目標。團隊伸出手互相幫助包容。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

非洲古諺也是符合雁行理論的概念,提高團隊合作讓團隊永續發展。祝福我們院系都在遴選的過程更多凝聚共識,讓團隊更團結合作,持續進步成長。

 

(圖源: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