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物理治療數位遠距精準智慧運動模式探討”研討會後記

後疫情時代增加以智慧科技面對高齡挑戰

疫情加速以數位醫療的發展,Covid-19 肆虐全球,超前部署的概念推動預防勝於治療的模式,啟動數位科技應用於醫療照護。配合國家發展策略,以數位創新打造智慧島嶼,加速以智慧科技於醫療領域的應用。 疫情趨緩,重新面臨全球高齡海嘯來臨的威脅,如何應用後疫情的思維和科技是新的挑戰與發展。重新聚焦於高齡社會需要,重新定位待解決的問題,應用數位遠距精準智慧科技於物理治療,創造發揮物理治療的價值 讓更多民眾獲益。

數位遠距治療模式可減少接觸增加韌性復原力與效能

2019年去澳洲昆士蘭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看到大學有遠距復健(TELE-REHABLITATION)中心,因為澳洲地廣人稀,醫療資源無法普及到各處,其中語言治療就先發展出遠距的方式,讓偏鄉的學童,如有語言治療需求的學童,可以正常學校活動,用遠距的方式和語言治療師在線上接受治療指導,可以不用旅途勞頓,有學校正常的課程,利用課程的空間,線上接受治療。疫情階段,遠距治療更有減少不必要接觸,增加醫療體系韌性復原力。王拔群執行長/財團法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促進會於2022/09/29 生醫創新論壇“疫後新生活展望”提到醫療體系韌性應變能力建構,強調建構敏捷韌性醫療照護體系加速智能科技於醫療照護之應用。韌性(Resilience)是指面臨巨大的環境變化時,能克服變異,化解災難和危機,回復正常運作的能力。

智慧醫療是配合國家發展策略以數位創新打造智慧島嶼

臺灣的IT發展具有全球優勢,以這優勢建立資訊整合,建立智慧醫院,成就智慧島嶼是發展的趨勢。以物聯網、穿戴式裝置、大數據雲端等現代數位科技,都是可以幫助物理治療相關的評估與資訊收集及成效分析。配合人工智慧於影像動作分析的技術開發,可以增加物理治療精準分析的自動化,以面臨高齡海嘯醫療量大增的治療效能。面臨臺灣人口負成長,人口紅利減少,透過智慧化期待能降低人力負荷。資訊取代低價值工作,讓醫療人力回歸照護核心。但是AI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領域也同時讓原本的醫病關係增加更多變數,產生更多的倫理議題需進一步關注。

物理治療應用新的數位科技輔助治療需要跨領域與資訊專家更多跨領域合作

建構遠距醫療智慧醫療模期望能擴大照護人數。發展智能照護,發展IoT 資料探勘及深度學習 AI等期望能建立智能照護體系,增加照護效能。發展大數據分析能力建構資訊整合機制,建立醫療及照護雲端科技,可以建構新一代醫療服務體系讓資訊整合,增加醫療照護核心能力的應用效能。物理治療應用新的數位科技可以輔助治療,需要跨領域與資訊專家更多跨領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