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生研究計畫申請—Why or Why Not ?

前言

大專生研究這股「歪風」,在系上吹到今年已經第七年了。為何說是歪風呢?因為對於指導老師而言,這是件極為吃力不討好的事,需要花費大量額外精力,指導學生進行計畫書撰寫、研究執行和結果分析;對於學生而言,不只要從繁重的課業中擠出時間研究,做出來的研究成果也多半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才有機會產出較高的學術成就。由此可知,唯一能讓師生雙方堅持下去的理由,大概只有無窮無盡的學術熱情而已吧XD。

不過若日後有志於走向研究道路,大專生研究申請可說是一塊不錯的試金石。不論是計畫書撰寫、研究執行或結果分析,幾乎可以說是在大學時期就開始體驗研究生活,對於日後是否要唸研究所會有更清楚的概念和認知。特別是在全六年制的時代,要如何真正做到「6+1」,或許大專生研究會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關於研究所的部分,還是推薦閱讀物治人物誌189期「我要念研究所嗎?」)。

由於本人過去對於相關申請資訊極為陌生,花了許多時間查詢資料才得以一窺全貌,因此本篇主要目的為說明一些申請方面的相關知識。若對於申請尚有猶豫者,可先下拉至底看總結,做好心理建設(?)。

什麼是大專生研究?

這是科技部(現更名為國科會)為了鼓勵大專生提早進入研究領域,透過發放少許的研究經費,讓大專生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計畫。國科會會在每年二月底截止計畫申請,五~六月公告通過名單,七月~隔年二月補助每人每月6000元研究經費,三月底要求受補助者繳交研究結報。若你做得還不錯,日後還有機會獲頒大專生研究創作獎。

每年通過國科會補助的大專生約有3000~3500人。名額看似不少,但這包含了生物科學類、工程技術類、人文及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和科學教育類等五個類別的通過人數。本系研究計畫所隸屬的生物科學類,每年僅有約700人通過,醫學類群再縮減至500人。由此可知,申請門檻是有一定難度的。(詳細內容可查詢:國科會 > Q&A知識庫 > 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為什麼要做大專生研究?

筆者是在大四上上完動作控制學之後,對於自己在課堂上做的報告題目有興趣,因此詢問湯老師是否有機會以大專生研究的方式,去完成這項專題研究,而老師也爽快的答應了。綜觀過去學長姐所提的研究題目,多半是上完動作控制學導論、動作控制學之後,有興趣而繼續將課堂上的想法做下去,或是主動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專題構想。簡而言之就是一堆學術熱情過剩的人,願意花費課餘時間,很傻很執著的做點自己覺得有趣的事。

研究計畫書要怎麼寫?

來到了最關鍵的問題:「研究計畫要怎麼寫才會通過申請?」先來看看評委的評分面向:

  1. 研究計畫書內容完整性
  2. 研究主題之明確性
  3. 研究主題之重要性
  4. 研究主題之創新性
  5. 研究主題符合學生自發性研究構想之嘗試性題目
  6. 相關文獻之掌握能力與熟悉程度
  7. 研究方法及步驟之可行性
  8. 本計畫有助於提升參與學生之研究能力

可以看到不只研究問題要重要、創新,另外還需要有足夠的完整性、文獻回顧和研究可行性。對於研究經驗幾近為0的大學生而言,若沒有指導老師提點,要達到足夠的內容完整性和研究可行性是十分困難的。根據筆者和其他學長姊的經驗,約莫花了兩、三個月和指導老師進行密集討論,才終於趕在計畫申請截止前,讓研究假說有憑有據,也有明確的研究步驟去證實研究假說。若有志於提出大專生研究申請,建議儘早跟指導老師詢問相關問題。

計畫做完後「可能」可以幹嘛?

目前系上有推行「榮譽學程」和「6+1」,前者為六年制畢業時多拿一個榮譽學士學位,後者為多花一年拿碩士學位。若有事先進行規劃,讓計畫有延續性,或許有機會達到這些學制的標準,成功拿到學位。但因為一切都還在草創階段,還沒有人真正通過考核,所以是否真實可行還是未知數。同樣建議儘早跟指導老師詢問相關問題,才會有較明確的資訊。

總結

大專生研究計畫是高風險高報酬活動。筆者在大四上完動作控制學,決定投入申請後,每個月都要耗費超乎預期的精力和時間,修改研究計畫和回覆倫理審查。過程中雖然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但也在湯佩芳老師的指導下有了豐富的收穫。祝福有志於此的人同樣能從中找到目標和樂趣,為學術熱情持續添加薪火。

表1. 台大物治系歷屆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名單

 

學年

學生

題目

指導老師

105

林家緯

臺灣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與醫療資源之空間可近性研究

吳晏慈

105

廖芃慈

不同活動量大學生之肌肉適能:與Holten’s Diagram預測結果比較

曹昭懿

106

鄒孟璇

不同性格特質者學習腹橫肌收縮之效果比較—超音波影像研究

王淑芬

106

謝禮年

自閉症幼兒之數位學習系統的發展與行為介入研究

吳晏慈

107

邱宜姮

新型超音波參數設定與對肌腱轉錄因子的效應

趙遠宏

107

蕭季萱

老化對動作學習與轉移之腦塑性影響: 功能性磁振造影影像分析研究

湯佩芳

107

李瑋寧

期末考期間之部分睡眠剝奪對台灣大專學生認知與生理功能的影響

簡盟月

108

黎家亮

使用遠距學習平台之於自閉症兒童之家庭的親職壓力與充權成效

吳晏慈

108

蕭季萱

短期動作學習對中老年人長期大腦塑性之影響:功能性磁振造影影像分析研究

湯佩芳

108

楊承霖

想像運動是否促進動作學習

李亞芸

108

林冠辰

老化對視聽刺激同步判斷之行為表現與神經機制的影響

湯佩芳

108

丁雨彤

不同時長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對於動作學習效果的影響

李亞芸

109

盧松豪

視覺或聽覺干擾對時間估算學習之影響

李亞芸

109

王奕中

動作介入計畫結合核心反應訓練之於自閉症類群障礙兒童的發展效益

吳晏慈

110

黃璿凌

敏捷訓練對於健康成年人的執行功能、雙重任務表現及腦部活化之效果

劉宴齊

110

林詠薇

不同面向執行功能之雙重任務行走對於步態表現及大腦活化之影響

劉宴齊

110

林明臻

體感遊戲動作訓練於自閉症兒童之療效

吳晏慈

111

卓逸飛

探討陽極穿顱直流電刺激對小腦與後頂葉的皮質調控如何影響動作學習後的腳踝動作適應

湯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