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拔罐—貫通專業間的障蔽
- 2020-01-08 02:14:44
- 作者 蔡文哲
傳統醫學在台灣一直是個迷人的領域,而推拿、針灸、刮痧、拔罐與物理治療間若有似無的連結也常為人所津津樂道,當然在物理治療學有所成後,也不乏有學長姊將之與傳統醫學融會貫通,這次受運動物理治療協會之邀來授課的謝章優老師就是個非典型的例子,為何說是非典型呢?因為老師除了PT本業,從業後還額外攻讀了西醫、中醫的學歷,診療時也的確將三者雜揉,就我目前所見,雖然有許多老師致力於連通傳醫與物治,但在經歷上還真的找不到第二位PT是這般的完整。
此次課程開宗明義就說是運動拔罐,然而老實說我自己還未將職志定在運動這條路,純粹是上大學前的暑假上了整復推拿的課買了一組拔罐器,結果到了大四都沒開封,於是想藉這個機會好好學有所用一番。老師上課的切入點就跟坊間的課截然不同,儼然是嚴謹的學者風格,從生理、影像、實證paper著手,最後才帶到臨床的治療方式和應用,使我們信服的同時,也讓我們可以對病人侃侃而談其中機轉,不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境。
由於這個課程是收費的,我也不便將老師整理後的心血透漏太多,以下就點到為止,拔罐是藉由負壓來拉抬組織,我想這個是眾所皆知,但組織內發生的箇中奧妙就要由科學來解釋:像是以超音波能看見皮下組織的間隙的確被拉大,也能得知拔罐的物理作用深度確切為何;同時用測量血流的儀器得知該處的循環是否真的有得到改善,時間又能持續多長;接著從生理的角度切入,看拔罐後對淋巴管增生的成效,HO-1的升高幫助代謝清淤、促修復抗發炎,NO促進血管擴張……這些不及備載的益處與原理,我想是上課的學員們都始料未及的。
在教治療實務時,老師的多專業又扮演了一次觸類旁通的典範,物治在治療時往往是以肌肉骨骼系統為主,但老師的中醫背景則以穴位的觀點教我們在這個系統以外,還能幫到感冒、腸胃、甚至婦科的個案,而在學員提問穴位與trigger point之間的關聯時,老師也以物治的語言闡釋穴位、trigger point其實都與體表神經聚集處有關。而在拔罐的額外應用中,最讓我驚艷的有兩個,第一是居然能直接利用拔罐的負壓把patella吸起來mobilize,這個超直觀的運用法還真的是拔罐得天獨厚的專利;第二是拿微吸的罐矯正動作或誘發動作,像是放在肚子一上一下作為pelvic rock的視覺回饋,或是吸在scapula內緣提醒SA和rhomboid出力,使shoulder flexion時scapula運動的軌跡正常,由於我本身就有winging scapula,一吸上去動作馬上就漂亮多了,研究所的學長甚至還考慮拿這個來教病人發力,真可謂在各方面都應用無窮。
老師的課不僅教了拔罐這門學問,也提醒了我們學海無涯這件事,老師成功的將拔罐與物治發揚光大,更提醒了我要把一門學問鑽研到深,才有辦法貫通專業間的障蔽合而為一,從大一以來自己就學了點推拿、耳針的皮毛,但也僅只於此而並未繼續深入探討,將來想把這點雕蟲小技就此用在個案身上,不僅有違物治的專業,作為一位醫者也不合格,期許自己能如老師一般,從一而終貫徹物治精神,也在醫者這條路上博覽群書,納為己用。
(作者係PT105大學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