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解二三事
- 2019-04-17 21:22:38
- 作者 陳如意
脫離了大一的外文、微積分、各種基礎必修,我們終於在大二迎來物治系必經的大關卡之一——機能解剖。在暑假時就有參加學長姐準備的機解先修,對全身的骨頭有了基本的認識,再加上大一下肌貼課時,又先認了幾條基本的大肌肉,讓我能比較輕鬆地進入肌肉骨骼的部分,老師上課的節奏並不會太緊湊,我可以在複習曾經學過的東西時,再另外記下新知,對著大體老師身上的肌肉骨骼,原本平面的東西變得具體,對於他們的認知也更深刻。胚胎的部分就相對難了點,大部分的知識只能來自於課本講義的圖片與文字描述,要釐清整個時間軸跟胚胎組織的變化,對空間感不太好的我來說,是十分吃力的一個挑戰,也花了我很多的時間理解跟記憶,幸好考題不太困難,如果能看懂題目,答案通常就是呼之欲出。
對於第一次考機解跑台的我們來說,還有一個要特別關注的地方。上機解實驗時,我們通常會用到兩具大體老師,有一些東西會在特定的某一具上看的比較清楚,或是兩邊都有點難以辨認,比如說腳底的肌肉,一看到題號的旗子插在那裡,我腦海就整個充滿問號,這時候就只能努力回憶模型是長什麼樣子,連矇帶猜的寫出一個可能在附近的答案,結果跑台跑到最後一關還沒想到,一結束大家馬上衝去看同一題,接著嘆氣聲跟歡呼聲此起彼落,也是這次跑台的記憶點之一。
身為物治系學生,機解就是基礎中的基礎,終於在大二能開始累積一些知識,雖然讀起來東西很多、很細,但我也是樂在其中!
(作者係PT106大學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