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大醫服團—台東達仁鄉出隊心得
- 2019-04-17 21:22:38
- 作者 王勝偉
「回歸根本—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專業」這段話是這次到台東服務一週心情寫照的詮釋。距離台北三百多公里台灣的另一頭,台坂村。一踏上那裏的土地,一切都是多麼的不同、新鮮。炎熱的太陽、緩慢的生活步調、四周環繞的山河,來到排灣族的家鄉、土地,不是熟悉的環境;我,成為他們的訪客。
一同前來的還有學生、醫院的學長姐和老師。我們平常沒有直接的互動,但是都來自同一所學校、醫院,因為服務所以一群熟悉的陌生人聚在一起。各自專業的想法和重心不同,進行訪視、義診的作法也不盡相似。時常多頭馬車、顯得紊亂,問診天花亂墜、永無止盡,當然也有恰到好處的分工合作,讓個案不只被關心也得到多專業的服務照顧。
在這次醫服團的安排下,醫療組進行了許多活動。高危個案訪視、日托日照中心團體活動、義診家訪還有兒童健檢等等。高危個案訪視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團隊精心安排下每組都包含有經驗的醫師、藥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最後是社團的學生。這樣的模式很像長照2.0居家介入的理想標準,也就是個專業整合後進入個案家中提供整合性的醫療服務。
在走入所有的個案家中真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發現,只要願意細心聆聽、觀察都會找到他們急需幫忙的醫療問題。然而這部分就留給各位學弟妹們自己在將來好好體會,在這裡希望可以分享我感觸較深的個案互動經驗。在土坂訪視完表訂上的個案後臨時接到當地日照的社工學姊通知需要再去看一戶人家,在她的陪同下我們一起前往。原來是一位中年的男性、亞急性中風,由弟弟照顧,家中另外還有一位長輩奶奶須被照顧,家裡經濟來源也是需要協助。我和醫師討論後迅速進行必需的評估:個案整體醫療狀態是否穩定、藥物、活動和家裡環境、照顧者。
最後覺得這戶人家最迫切需要的是經濟上的輔助,其中因為這個原因也換過照顧者、照護床也有故障的情形。所以,我們對照顧者指導了基本照護和運動、給予衛教注意事項。互動過程並不是純粹的教導,而是像是聊天提醒重要事項一般,較輕鬆的態度之下照顧者和弟弟也有笑容的配合著。另外,透過合作的基金會給予一次性的急難救助。離開了門口也和社工學姊討論個案後續的處置。她提到了長照2.0資源有進入個案家中但是卻是完全不夠給付所有的需求。因此,我們另外連結了急性後期醫院轉介的資源希望當地醫院有辦法提供、期限也還未逾期,還有請她替個案詢問除了衛政體系外社政體系是否有資源可以連結。
在台坂的另一位個案,本身有肝病變營養非常不好且仍然酒精使用很多,意志消沉。我們在拜訪他時拒絕我們的訪視,只願意和當地的照服員聊天互動。在我們觀察討論之後,決定從坐在一旁一起居住的個案弟弟來介入。聊天的過程了解到個案的基本生活、飲食、健康習慣。一天多餐但是以澱粉為主,反而少蛋白質,也攝食大量酒精性飲料。生活習慣中除了偶爾和弟弟去山上打獵外顯少有身體活動。我們在和個案弟弟互動的過程中漸漸將照顧個案的責任交付給弟弟,並直接擬定可實行的方式讓弟弟來照顧哥哥。早餐以豆漿、低脂牛奶代替奶茶,每餐澱粉建議少而改以豆類、肉類來補充蛋白質。在這個個案中我們並未因為一開始的拒絕而放棄提供他改變醫療上陋習的機會,但是也沒有強硬地進入他家進行醫療矯正。最後的折衷方式,則是利用旁敲側擊來期望達到我們預先的醫療介入目標。
在日托日照團體活動裡,當地在衛服部系統底下有所謂的關懷據點,而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之下則有文化健康站等等。我們醫服團的活動則是配合關懷據點、文化健康站的場地和他們班上的當地長輩進行。內容包含了手工藝的DIY、慢性疾病預防衛教、生動的短劇、體適能快篩還有團體運動。長輩大多接近十人左右,使用簡單的中文也沒問題但是當講到比較複雜的預防保健知識時就非常感謝照服員或是志工利用排灣族話幫我們翻譯。這幾場活動下來最後大部分都有讓長輩們有收穫、開心,甚至有照服員對我們有肯定:「很高興醫服團越來越多不同醫事專業的進入也不斷地改進!」
但是執行上不一定都是完全順利的,遇到問題都必須隨機應變來處理。像是長輩們時間到了尚未到齊,我們就必須調整活動順序,先自我介紹、個別和長輩建立關係聊天。衛教內容有獎徵答反應不足,請照服員志工幫忙提醒或是故意cue班長鼓勵少言的同學發言得到獎品,體適能篩檢順序流程也是必須再好好安排,最後結束時合照感謝各位長輩和辛苦的志工等等。所有的流程都是必須特別注意,也考驗我們能否在結合專業醫學之外流程能夠順利、長輩能夠開心、活動能否如期完成。
一整天下來真的是蠻辛苦的,但是非常充實;不過,一整天還早呢!幾乎每晚都有義診家訪,義診就像是在活動中心或是學校場地裡的聯合醫療診所。從基本的血壓、血糖,家醫科醫師、皮膚科看診、牙科洗牙、藥師開藥,最後當然還有非常熱門的物理治療師動次動:徒手、肌貼和運動!在偏遠的山區,因為生活工作習慣屬勞力密集所以真的有非常多的下背痛和膝關節退化。肌肉骨骼的問題我們物理治療師當然義不容辭。其他也會有一些慢性中風的居民也會來尋求我們的專業建議。另外也有提供工商服務時間,好好地幫忙隨隊的其他醫療人員處理這一週下來的傷痛。在當地居民的治療中,令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他們對於物理治療相信程度之高,也有很高的比例願意做運動。反觀,都市人的工作忙而懶得動是否只是個藉口呢?
義診的同時間也會安排家訪行程,這部分的目的為挨家挨戶拜訪關心,並宣傳可以到義診區進行醫療服務。然而實際上執行卻有些困難和反彈,有時候在吃飯時間拜訪一戶人家會顯得像是打擾人、過度的要求他們出來健檢也變成是強迫、有居民甚至說不希望當成我們的實驗品等等。最後在家訪之下義診參與人數也不一定會提升。這部分可以讓我們在未來繼續思考該如何執行才會帶來我們所希望的效果。
在這一週的期間行程非常的多樣、充實,經歷了許多實質的挑戰和心情上的轉變。很高興當初決定參加醫服團台東達仁鄉的出隊,整個過程真的是相當辛苦、疲憊。但是我自認為對當地的居民有盡我的百分之兩百的心力去提供我所能給他們的機會與協助,而不是強迫他們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不只是自以為的評價,在最後也是有得到他們的感謝、肯定,也有被拒絕於門戶之外。在這短短的接觸時間裡,有和當地的長輩聊得開心、和社工、照服員取得信任,學習了簡單的排灣族語、聆聽他們介紹當地祖靈壇文化,也稍稍知道在地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困境。也和隨隊的醫療人員、組員開心的互動聊天,一起吃消夜度過美好的回憶。
身為物理治療師真的可以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很大的幫忙,但是醫療本來就不是只有單方面的治療行為。就像實證醫學所學習到的:研究證據、臨床經驗、病人決定,三個面向都是要平衡的。ICF模式也讓我們注意個案全人的關懷,在偏鄉裡這部份是非常需要重視。我們也不能沒有醫師、藥師來幫忙注意個案其他醫療上的重要的面向,環境改善需要更多的學習才能真正地幫忙到個案。最後,感謝當地居民、老師、同學、學長姐、學弟妹和所有幫忙的人。如果沒有大家的盡心盡力不可能會完成這次的任務。有許多要改進的,但是這個團隊最重要的是存有正能量所以相信會更加美好!
希望有幫助到人、學習了許多,未來有一個更明確的方向努力。
以此共勉!
(作者係第四十五屆大學部、第二十一屆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