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津輕三味線
- 2019-04-17 21:22:38
- 作者 何紫菱
首先,簡單介紹三味線這項日本傳統樂器,它的前身是中國三弦,先傳入琉球群島(現今的沖繩),中間又輾轉到日本中部,最後到了本州最北邊的津輕(也就是現在盛產蘋果的青森縣),於此發展出不同於藝伎或歌舞伎中伴奏的“津輕三味線”,有何不同,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我是從升上碩一開始向老師學習,接觸的契機是早在大學部暑修的通識課(世界音樂文化),那時就對三曲(三味線、日本箏、尺八)十分喜歡,在系圖準備K書的同時,一接上耳機,仿佛穿越到另一個空的境界,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邦樂,它的確饒富“禪”意,有時涓涓細水,有時奔騰澎湃,比較直白的說法就是天然系?!
但是
我好像誤上了賊船?
請看圖1,就是被這美麗的倩影給騙了,不對,是吸引,由天神(琴頭)、棹(琴頸)、胴(琴身)組成,天神部分有調整三條弦音高的糸巻き(弦鈕),最高級的棹是用紅木或紫檀做成,古時會在胴正反面都蒙上貓皮,現在多為狗皮,而撥子像極了一片銀杏,當然最高等級也是用小動物做成的(聽起來挺殘忍),既然有靈魂附著在琴上,就懷著感恩認真的心情去演奏吧!津輕三味線以敲擊與扣彈為主要的演奏方式,而右手扣弦的力道很大,有人甚至戲稱“津輕三味線不是弦樂器,而是打擊樂“。當然我自己也有切身之痛,右手拿撥子的正確姿勢為wrist flexed >70度、thumb fully extended,在扣擊瞬間flexor pollicis longus muscle用力),我因為使用的肌肉不正確,並且過度彎曲腕關節,壓迫到正中神經,練習完後手指前三指半常會感到麻,而且會持續好一段時間,這時我就會自己貼上肌內效來緩解腕隧道的壓迫(PT的好處就是自救)。
其他種類的三味線皆以撥弦的演奏技巧為主,唯獨津輕不是,跟我原本嚮往的那種樂音也有所差異,不過津輕的彈性較大,就像即興爵士樂,一首曲子十個人彈有百種不同的旋律和詮釋風格,這何嘗不是另一項挑戰,學會讓肌肉正確放鬆與出力,並為暗無天日的研究生生活中,增添一抹綺麗的色彩。
圖1 津輕三味線
想要聽聽看津輕三味線鏗鏘有力的樂音嗎?
傳統:
津輕五大民謠之一:津輕じょんから節
現代結合西洋樂團:
吉田兄弟:Rising
和楽器バンド:六兆年と一夜物語
(作者係碩士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