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1 Lumbopelvic Pain 研討會
- 2019-04-17 21:22:38
- 作者 編輯群
Lumbopelvic Pain: Mechanisms and Evidence Bas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研討會
2014年10月20- 21日,臺北,臺灣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臺北巿物理治療師公會、新北巿物理治療師公會
協辦單位:臺灣物理治療學會,臺大物理治療中心、臺大物理治療技術科、臺大解剖學科
課程簡介:
本世紀以來對下背骨盆疼痛的病因探討,由於流行率高和醫療成本耗費的衝擊,日漸受到關注。過往研究和治療都側重於造成疼痛和損傷的病理解剖位置認定當大部份的病(痛)源(如:椎間盤,小面關節,韌帶或肌肉)很難確定時,只能給與”非特異性下背痛”(nonspscific low back pain)或”不明原因的軟組織損傷”等的模糊”診斷”。因此學者專家開始將焦點轉往功能病理上談力量負荷(load transfer)如何移轉經過腰薦骨盆帶,甚至動作系統(movement system)如何穩固與代償。多年來專家們發展出腰薦骨盆帶的結構功能及穩定性理論及應用,對下背骨盆疼痛提供更全面的治療方案。
本課程很榮幸邀請到Prof.Andry Vleeming講演。Vleeming 教授是世界知名的下背及骨盆部位之功能解剖、生物力學及影像學研究學者,巡迴全世界講座。課程中將深入探討腰薦骨盆帶機能解剖學和生物力學,力量負荷的移轉評估,腹部和脊柱肌肉的力偶關係;並介紹近年與加拿大物理治療師Diane Lee提出的腰薦骨盆帶動態穩定模型(integrated lumbopelvic dynamic stability model)之理論,靜態與動態評估(kinetic function and stability)與方法,以解釋臨床不穩定性(clinical instability)現象,希望與生物力學上強調筋骨結構偏位(structural diagnosis)與物理手法整療(orthopedic manual physical therapy)作結合。
為了解慢性下背與骨盆疼痛,並制定以證據為基礎的慢性疼痛患者治療,1990年代開始成立跨領域之世界下背及骨盆痛大會,每三年舉辦一次的臨床智慧饗宴,歷年於美國,歐洲,加拿大及中東杜拜舉行,吸引臨床物理治療師,骨科,神經脊椎外科醫師,運動醫學,整脊治療,手法治療,運動治療,生物力學等領域專家參與。第九屆2016將首次來亞洲由新加坡舉辦。今年Vleeming 教授則先應邀來亞洲香港日本等地講學,特別於行程中撥冗安排來台兩天講學,與台灣物理治療師分享大師的臨床研究經歷。
10月20晚間課程對象為臨床物理治療師。10月21日上午課成為對功能解剖生物力學有興趣的學員所開設;下午為實習課程,請參與學員穿著適當寬鬆衣服,以便課堂練習,人數限制為四十人,但只限有參與同天上午課程的人報名,以報名先後順序錄取。
詳細課程資訊,請上活動網站查詢:
http://w3.pt.ntu.edu.tw/index.asp?b_index=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