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北服務隊
- 2019-04-17 21:22:38
- 作者 葉定慧
「泰北」對年輕一輩的我們都是個「陌生」的詞,然而這個地區,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卻和在台灣的我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知大家是否有看過「異域」的電影,讀過「重返異域」這本書,或曾在新聞看到有一群無國籍泰緬僑生一心想著回祖國中華民國唸書卻被當成「人球」踢來踢去? 這一切要從國共內戰講起,當國民黨撤退台灣後,有一群部隊撤退到泰緬邊境,那時就如同中華民國政府的一個反攻基地,雖然曾一度反攻雲南大半土地,但最終仍難敵共產黨,撤退滇緬邊境繼續等候機會,然而好景不常,國民政府被聯合國施壓兩次撤軍,最後雖然偷偷留下一支菁英部隊,準備反共,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卻漸漸被遺忘,甚至連生存都有困難,一直到為泰國政府打泰共才獲得生存的地方,他們刻苦難勞地建立起難民村,不管多艱辛都要開辦華文教育,學校豎立著中華民國的國旗,仿若小台灣一般,因為他們堅持要將中華文化傳承給後代子孫,讓他們不忘這段過去,而柏楊曾言的「他們戰勝,天地不容;他們戰死,則與草木同朽」即是當初這群戰事們最佳的寫照。當然,這也是我們為何選擇到「泰國北部」服務的最主要原因。
圖一: 和大爹一起製作生命故事書,大爹就像個一本活歷史
先簡述一下我們社團,其實我們原本是課外組下的海外服務團-泰北團,是一直至去年3月才成立為社團,而我當時會選擇「泰服」的原因,其實和許多人一樣,在剛上大學時對服務抱著滿腔熱血,加上這又是一趟「海外服務」的機會,可以當一次國際志工開闊視野,感覺會是個滿不一樣的體驗,就義無反顧的加入。而在經歷了一學期的準備和學習,我們終於踏上泰北的土地,那是一種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13天的旅途,「大爹、華校的小孩子、城鄉差距、宛如50年代生活方式、滿天星空、育幼院的孩子、少數民族」由於行程的緊湊,這些服務過的地點,發生的事情,一切都難以消化,到回國的一刻都覺得一切都好不真實,就像做了一個很長夢一般。然而,這一次單純的體驗,卻讓我有無限的感動;小孩子的笑容,讓我感到最簡單的快樂;或許幾天的時光,我和孩子們無法溝通,但我們之間的「距離」卻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近,彷彿可以用心溝通一般,沉澱幾週後,透過不斷反思和和其他人的想法交流,反而讓我開始質疑自己,懷疑著這樣的服務到底價值何在,我們似乎對他們而言只是個生命中的「過客」;同時,也發現自己想得很淺,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卻忽略另一面,所以因應著種種原因,我鼓起勇氣決定再度踏上泰北,去尋求我心中的答案。
圖二: 中文教學,當時幾乎無法與小孩子溝通,主要是透過比手畫腳和簡易注音來教學。
第二次的旅途,同樣的土地,同樣的風景,不同的是我的想法! 比起體驗心態,我更積極的想了解每位孩子,想讓每位大爹都感受到我們的陪伴,想以更不一樣的視野去看這塊土地的人、事、物,過程中也不斷的思索著許許多多的困惑,然而一時半刻卻難以想明白,直至在旅程的尾聲,到滿堂之家(育幼院)幫小孩子課輔時,當我將上次的照片送給小孩子時,看著他望著照片許久;看著他散發出來的喜悅,我忽然明白自己服務的「價值」何在,或許短暫停留的我永遠沒有辦法實質的帶給他們什麼,但至少我可以做為一個「陪伴」的角色,透過網路來和他們的生活連結、關心他們,或是每學期末時,寄一張卡片或照片給服務對象們,讓距離遙遠的我們,在此刻彷彿都回到當初的時空一般,讓他們知道或許短期我不會回去,但會有一群人在固定的時間點去陪伴他們,讓他們知道曾經有個人曾和他度過一小段快樂時光,對我而言,這就足夠了!
圖三: 滿堂之家(育幼院),在孩子們下課後陪伴他們做作業和進行一些小活動。
除了服務收穫外,如果你問泰北還帶給我什麼? 我想我會說「在那個神祕的國度裡,我看到最真實的自己,度過一段最快樂的時光,也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再者兩趟旅程中和社團經營中,我也學到了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面對生命的挑戰。或許在這過程中,犧牲了許多的時間,但卻也同時給了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也歡迎所有人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一趟海外服務,給自己一個走出舒適圈的機會,相信一定收穫滿滿!!!
(作者係PT101大學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