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鄭世忠學長

這次很榮幸能夠邀請到鄭世忠學長接受我們的訪問,來分享他個人經歷與運動防護這一領域近況的發展,學長目前任教於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同時也是中華田徑協會國際事務組組長。

究竟是怎樣的因緣際會使得學長選擇走與一般PT不同的道路,開創出不一樣的新局,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鄭世忠學長的個人網頁

 

Q1

學長是如何成為Sports PT的呢?

 

    我目前在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當當助理教授,也是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的國際事務組組長,Sports PT算是我的興趣吧!2002、2003這兩年間,我在台大物治系擔任助教。我本身對骨科還蠻有興趣的,在這期間跟系上的柴惠敏老師學了不少骨科的技術,也跟著王興國老師去一些球隊見習、幫忙防護,像是師大的男、女排球隊等。後來我在王老師的建議之下,前往英國,在運動醫學課程排名第一的諾丁罕大學唸碩士,並於就讀碩士的期間得到獎學金,繼續攻讀博士課程。就在即將接受博士口試的時候,從柴老師那裏得到一個消息,就是2008北京奧運的黃金培訓計畫,提供機會讓一位物理治療師到德國照顧三位田徑選手。所以在我接受完博士口試,拿到學位後,就到德國待了半年,那半年讓我對運動員有更深的了解,每天看著他們訓練、看到他們需要物理治療師的那些幫助,更了解到自己的技術還不夠完備,不能真正幫到運動員。從德國回來之後,被聘為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國際組組長,然後短暫地到高雄醫學大學教書半年,經過申請之後順利進入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當助理教授。

   身為田徑協會的國際事務負責人,常常需要帶隊出去比賽,我可以當整個隊伍的領隊、管理、物理治療師,身兼多職,雖然我的臨床經驗不多,幾乎只有在台大當助教的那兩年有當臨床的兼任教師。不過當Sports PT還蠻開心的,比較有趣,雖然跟著隊伍做治療工作很累,但是我很享受這個過程。

    所以我會成為一個Sports PT,就是因為在台大當助教那兩年的經驗,和系上老師的推薦,唸了運動醫學研究所。我遇到的指導教授是一個「放牛吃草」型,的老師,他一個月只見學生一個小時,當他的學生要完全的獨立、自主學習,這對台灣的學生來說很痛苦,因為台灣的學生比較依賴老師。經過這位老師的訓練,我從英國留學回來之後,變得很獨立,Sports PT都是一個人跟著團隊出去,都要獨立作業。

 

Q2

Sports PT這名詞在台灣好像很少聽到?在進入物理治療系之前,我們並不曉得有這樣的一塊領域,學長認為Sports PT是什麼?

 

    其實在歐洲,並沒有Sports PT 這種說法,PT就是PT,物理治療師做的就是身為一個物理治療師的做的所有事情,如果真要說的話,Sports 只是一個興趣,並沒有特別獨立出來,有一個執照。所以Sports PT只是一個興趣的名詞,不是很重要。台灣有運動防護員,目前在台灣來說,運動防護員與物理治療師在場邊防護這一塊,做的事情可以是一樣的。台灣的物理治療學系並沒有把運動防護的相關課程加進課綱,我們有骨科,但是一般的肌肉骨骼傷害和運動員的需求又不同,運動防護這個領域很特別,運動員受傷的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樣,這需要許多課程來支持這塊,但是目前四年的課程無法負擔運動醫學相關的課程加入。我個人覺得,運動防護對物理治療系的畢業生是一個市場,到目前為止也尚未開發,如果針對這個市場來規畫一個學程,就可以為物理治療系的畢業生們開闢一個新的發展天地。近年來,經過一些前輩的努力,已經讓體育界慢慢了解到物理治療師在運動場能做的事有哪些,但是目前走這個領域的人還太少,用一隻手就能數完。

 

Q3

想請教一下學長,該怎麼把運動員和PT媒合在一起,讓PT能提供好的服務給選手,讓選手的表現比之前更好?

 

    我跳槽到體育大學來,就是想從教練著手。我在英國學會一個很簡單的人生哲學「在台下搖旗吶喊的永遠是失敗者,有本事就站到台上來」,今天醫事人員抱怨著體育界的不接納,不接受醫事人員在場邊從事治療,是為什麼?那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進入他們的圈圈裏面,我申請教練所是因為,教練所裡面的學生都是教練,而運動選手都會聽從教練的指示,所以我從教練這一塊去著手。教練對運動傷害的觀念不同了,也會影響到選手們;教練知道物理治療與防護的區別,就能根據不同的需求去找不同的人。要了解彼此,才能夠合作。像是柴老師花了好多年在師大田徑隊服務,一開始當了運科委員,後來還當上了奧運的隨隊物理治療師,這是很了不起的事,她跟我走的路不同,她走的是很醫學的路,而我走的是田徑國際事務。花心思切入體育界,加入人家,與他們為伍,才能夠彼此合作。

    目前從教練著手的成效是,教練有運動防護的概念,但是他們對現在的情況無能為力,第一點是他們沒有這麼多的錢,來請一個隨隊物理治療師。現在會請物理治療師的,幾乎只有國家層級的隊伍,一般的學校、球隊是無法負擔的。現在的成效還很差,主事者還是認為運動防護不重要,所以並沒有這方面的補助。我才進入教練所三年半而已,影響過的教練還不夠多。

 

Q4

國際事務組的組長都在做些什麼呢?

 

    這跟物理治療師比較無關,其實這個工作就是偶爾帶隊出國比賽,代表中華台北出國開會,參加國際田徑總會的會議,一些選舉、討論事項的會議。帶隊出去的時候可以跟別人介紹自己、還處理隊伍的大小事情,食衣住行等。我可以做一些溝通的工作,不論是出國比賽,或者是在台灣當地主邀請別人來作客。送選手出國,安排好的訓練、以及當地的大小事情。在這個職位出國的機率很高,大概兩、三個月出國一次,算是這個職位的小小樂趣吧!國際組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塊,確保我們協會在國際上的權益不受到損害,我們的隊伍出去比賽,也能夠保障自己的權益,只要是大中華以外的各種和田徑協會有關的事情,都是國際組負責的範圍。國際組等於是一個跨領域的組織,所以我什麼都管到了,就像是一個公司總經理的特助的感覺。

 

Q5

如何成為一個深入體育界的物理治療師?需要怎樣的特質與能力呢?

 

   第一點是願意跟體育界在一起,要有足夠的社交能力,治療的能力也要很好,一些基本的學科,解剖、肌肉代謝與生理學理、肌動學、病理學、邏輯等,我覺得國內的大學還蠻缺乏邏輯這一塊的訓練,至少要先唸過研究所,邏輯會好一些。邏輯好,你會很清楚在運動場邊該做些什麼,比賽前後、比賽過程你該做些什麼,運動員發生傷害你知道怎麼去處理,邏輯很重要。社交的方面,如果只是一個跟隨球團的物理治療師,社交部分稍弱沒關係,但是要專心於提升治療技術上,並且和大家打好關係,不因為是治療者而有高高在上的傲氣。

    我個人的想法是,其實可以不要選擇走純物理治療的路線,可以選擇一些跨領域的路線,我建議學生出國,但是不要去大家常去的國家,像是美國、英國、澳洲;選擇其他的先進國家,會是不錯的選擇,去接受不一樣的思維,獲取不一樣東西,回來才能顯得突出。不管做什麼,就是去嘗試不一樣的東西,不要和別人走一樣的路,不然一直跟著別人走,同樣的跑道上可是會越來越擁擠的。